為營造積極的科研氛圍,開闊學術視野和科研思路,培育、提升科研創新能力,促進我院科研高質量發展,1月31日下午,我院在學術報告廳組織召開“遠志學堂”學術講座。本次講座邀請到南京醫科大學韓曉教授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張道強教授,我院各內設機構負責人、各臨床、醫技科室中層干部及科研秘書、護士長參加,共吸引全員醫技人員、研究生200余人。本次會議由虞鶴鳴院長主持。

首先,虞鶴鳴院長代表醫院對兩位教授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他指出我院搬遷至大明路新院區以來,在臨床、科研、教育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當前醫院處在量變積累向質的提升的關鍵時期,要求我院各個崗位的人才應具備綜合的臨床、科研思維和技能,掌握最新的科學技術和研究手段,才能不斷適應醫學科技創新與醫學理念變革的趨勢。

第一位講授者韓曉教授,學術成果豐碩,而且在國自然申報方面具有豐富經驗,他結合2024年新的國自然申報指南,詳細講解了國自然項目選題、撰寫和申報中的各類注意事項。不僅為醫院的科研人員介紹了國自然申報的寶貴經驗,也為大家未來研究立意提供了思路。
第二位講授者張道強教授,展示了智能影像基因組學在疾病診斷、預測和個體化治療方面的巨大潛力。張教授結合臨床和研究實例向聽眾生動地展示了原本晦澀難懂的數字智能醫學內容,讓大家更深刻、直觀地認識到智能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潛力,為我院的醫療服務和科研發展開闊了思路。會后聽眾意猶未盡,紛紛提問交流。

我院在高質量發展建設道路上不斷夯實基礎、提質增效,增加科研投入,為生命科學、生物醫藥科技前沿和醫藥衛生領域重大科學問題培育和儲備多層次人才,為科技研發提供全方位保障,為科研人員創造良好科研創新環境。各臨床、醫技和職能部門都應持續關注新的科學動態,將新技術、新方法積極地應用在日常的工作中,通過不斷地學習和實踐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投身科技創新,推動自身和醫院的高質量發展。
